沃保网

首页 > 保险指南 > 短期储蓄到长期养老投资的转化大有可为

短期储蓄到长期养老投资的转化大有可为

2023-01-16 分享到:

     在“第十六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的21世纪亚洲保险年会上,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指出,中国的养老金融行业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金融机构尤其是保险业应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与政府、媒体共同促进我国养老金融发展。

短期储蓄到长期养老投资的转化大有可为

  中国的养老金融领域存在巨大的挖掘空间

  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呈老龄化趋势,“这会改变整个保险寿险业的结构,也将剧烈改变金融业的结构。”朱俊生称,未来中国的年龄结构变动会重塑国内的养老金融领域。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约2.64亿),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5.44个百分点。有机构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化将达到峰值,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27.9%。就中国国情来看,我国老龄化呈现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区域间老龄化程度差异大,未富先老等特征,社会养老压力不容小觑,养老体系亟待健全。

  其次,中国的养老金体系尚不完善,养老保险三大支柱结构失衡。三大支柱是指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构建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第一支柱是由政府主导的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愿的养老投资,包括个人储蓄型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

  根据朱俊生的测算,2019年,在我国养老金总资产中,第一支柱为6.29万亿元,占65.45%;第二支柱为1.80万亿元,占18.73%;第三支柱为1.52万亿元,占比15.82%,养老金体系呈现第一支柱一支独大的结构特点。

  据统计,2018年,我国养老金总资产中,三大支柱总额分别为5.82万亿元、1.48万亿元、1.3万亿元,对应比重67.67%、17.21%、15.12%。朱俊生表示,我国三大支柱结构不均,二、三支柱比较薄弱,第三支柱的制度构架刚起步,相较于美国和其他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养老金资产占GDP比重较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国家积累制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规模中,美国占GDP比重134.4%,中国仅1.7%。

  根据朱俊生的测算,2019年中国养老金体系三个支柱积累的养老资产约为9.61万亿元,仅占GDP(99万亿元)的9.70%。美国2019年三个支柱积累的养老金资产总量为35.1万亿美元,占GDP(21.428万亿美元)的163.8%。

  朱俊生认为,真正的养老金融规划是在比较长的生命周期里进行储蓄,而我国目前的居民储蓄结构还以一年以下的短期储蓄为主,短期储蓄到长期养老投资的转化大有可为。根据中银研究报告,截至2020年6月,我国居民部门储蓄存款余额为90.32万亿元。“如何把巨额的短期储蓄转化为长期的养老资产,需要银行、保险、信托、基金、证券等多个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挖掘。”

  保险业发展养老金融的三条指南

  金融机构应在养老金融市场发挥相对优势。“基金行业是未来的养老金融的核心提供方之一。”朱俊生认为,基金更加灵活,可以满足多元化的需求,银行业则可以利用丰富的客户资源快速拓展中国第三支柱的覆盖面。他着重强调了保险业应该发挥的作用。简单概括有三个可以重点发展的方向:第一,在“交钱、投资、领取”中的“领取”阶段发挥保险分散长寿风险的独特作用;第二,注重保险长期投资端的发力;第三,将保险与服务相结合。

  随着医疗水平进步,人类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保险业面临“长寿风险”。例如,实际平均寿命大于预期寿命,导致寿险产品在几十年前的定价过低,保险公司经营入不敷出。事实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保险行业已有对应措施。例如,通过发行死亡率债券和长寿指数债券,借道资本市场转移风险,再比如将养老保险产品与投保人固定资产挂钩,以资产收益平抑“长寿损失”。

  “对保险最大的挑战是未来投资。”朱俊生提到,保险作为长期投资和长期储蓄在投资端更应发力。保险需要重视投资,一方面,较长的投资期间使得较高的收益率会在长期积累中促进养老资产积累;另一方面,保险长期投资的时间区间为自身创造了跨越经济周期的独特优势,需要好好利用。而目前看来,我国养老保险业尚存在“长钱短钱用”的问题,养老保险的长期优势并不凸显,需要重视。

  将保险支付与服务结合是养老的重要环节。“医养一定是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不能分开谈。”根据官方发布数据,截至2018年底,我国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朱俊生建议,保险行业可以发挥在养老健康领域的布局优势,将老年人慢性病管理与保险产品结合。

  最后,朱俊生向我国养老金融发展提出几点建议。政府要给予政策支持,撬动市场主体,促进养老金融远期发展潜力的近期转化。具体可以从三大支柱结构性改革,完善现有的EET递延税收优惠制度,促进财税政策实施载体从产品制转向账户制,加强养老金融监管几个方向改进。保险、基金、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要发挥自己领域的相对优势,媒体力量在知识普及方面可以促进养老金融教育,提升居民投资素养,养老金融需要政府与市场、媒体多方协调,共同发展。(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线咨询如有问题,请给我留言,我尽快答复您!

如需及时答复,请联系我:

王星

北京市 北京  明亚保险经纪

网站客服热线: 0592-3662001 (周一至周六 8:40-18:00)

加我微信,了解更多!

韩俊平 2023-02-15

山西晋中韩俊平电话派遣工50退休,社保保险交不够还差五年能延迟退休吗?

您可以继续缴纳社保,保证交满养老金的年限。 领取养老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交够15年,第二到达法定退休年龄。 晚退休是领取退休金的年龄推迟了,比如原来是50岁,交够15年社保就可以领取退休金了。 晚退休就不能50岁领取了,需要到51岁或者更迟,才可以领取。 因老龄化社会来临,领取的时间是按照每年推迟3-4个月逐步推后的。 您说的晚退休是继续工作,直到交够养老金,具体要跟单位沟通下,如果单位允许,应该是没问题。  2023-02-15
刘佳萍 2023-02-15

江西吉安刘佳萍电话投保的太平洋运动意外险怎么开发票?

可以直接打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客服转人工服务,他们可以告诉您怎么开发票。 或者您也可以下载太平洋寿险APP,自己办理。  2023-02-15
陈伟 2023-02-15

重庆市,陈伟,咨询:社保养老险,

社保养老金是我们缴的五险一金其中一项。 社保包含:养老金,医疗险,工伤,失业和生育险。 社保养老金需要交够15年,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每个月会达到您的账户上,跟工资差不多,每个月都有,活多久领取多久。 养老金的开源单位缴纳工资的16%,个人缴纳8%。 领取多少,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本人缴费年限*1% 看着很复杂的公式对吧,您现在如果想看看自己领取多少的话,可以在支付宝搜社保,找到社会保险个人利益单,下方有个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利利息合计,用这个数÷139(预计60岁退休),就是每个月可以拿到的退休金。当然了,要交够15年之后才能领。 如果现在还不到15年的,可以预估一个数。 您的问题只说了社保养老金,具体想了解什么,可以再描述下,可以给您解释的更清楚一些。   2023-02-15
李先生 2023-02-06

河北石家庄李先生咨询:太保鑫享事诚庆典版年金险,我办的是交三年十万的产品,什么时候可以全部提到钱和利息?2022年投保的,交了66000元了,给自己买的,44岁,男士

李先生您好,投保时间 交费期间:3/5年 保障期限:7年 祝福金:第五年第六年对应日领取 满期金:一次给付。 如果附加万能账户,这些钱可以放在万能账户里继续复利增值。  2023-02-07
卢先生 2023-02-06

江苏淮安卢先生电话去年春节我到银行存款的办的国华传家福终身寿险尊享版.交5年后需要在交吗?55岁.每年5000,交了二次了,关键是我岁数大了,没有钱交了,我应该怎么办?

卢先生您好,国华传家福终身寿险尊享版是一款储蓄性保险,从您的描述您是不是约定五年缴费,每年5000元。如果约定的是5年,那么五年后就不用交钱了。 这款保险的特点会利率不变,持续增值的,也就是说时间越长您的保单里能取出来的钱越多。 通常这种保险会在缴费期结束2-3年肯定回本且有盈利。 如果现在不能持续缴费的话,会给您退回来一部分资金,但是肯定有损失的。 给您的建议,如果今年是第三年交的话,还是交完费对您最有利。 如果确实无法正常支付保费,可以考虑减额交清,这样也能减少损失。 如果办理可以到您的购买网点或者打保险公司客服都可以。 以上,希望对您有帮助。  2023-02-07
张 2023-02-06

山西运城张女士电话太平欣悦一世年金保险的合同现金价值怎么算?2016年投保,每年交20523.9,自己51岁.以及保额是怎么定义的?

张女士您好,您这一款产品是年金险,就是在约定的年龄每年领取养老金。 保额在保单上可以看到,年金险的保额通常是您领取养老金的额度。 比如您的合同约定从60岁开始领取,领取金额是9000元,那么您从60岁开始,每年会收到9000元。 这个9000元就是保险金额。  2023-02-07

更多 保险方案

38岁男性多次赔付重疾险

最高保额:60000.00 年缴:9135.00元

适用性别 : 男

投保年龄: 38岁

侧重险种 : 重疾险

了解详情

更多 签单分享

沃保转介绍签单雇主责任险

客户是沃保3月21号推送给我的,但是联系客户了解了需求,报了多家方案给客户选择。中间有给很多建议,后面对接的那个人离职了。换...

签单 11550.0000 2023-05-19

Copyright © 2008-2023 厦门诚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03619号 明亚保险经纪 网站管理

303140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

马上
提交

扫一扫微信留言

303140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